都说兄弟姐妹是除了父母之外,最亲的人,血脉相连的情谊本应温暖又坚固。可生活里,有些兄弟姐妹没有大吵大闹、撕破脸皮,却依然让人感到深深的悲哀。比起反目成仇时的激烈冲突,这三种悄无声息出现的情况,才是对亲情最致命的打击,扎得人心生疼。
遇事只谈利益,亲情成了交易筹码
曾经一起分糖果、互相掩护闯祸的兄弟姐妹,一旦被利益蒙住双眼,那份纯粹的感情就变了味。家里老人留下一套房子,兄弟姐妹不是想着如何公平分配、纪念长辈,而是各自打着算盘,为了多占份额争得面红耳赤;父母生病需要照顾,有人却计算着陪护时间换算成的误工费,甚至为了医药费的分担,在病床前讨价还价。
老家的邻居张大爷去世后,留下一笔存款和老房子。四个兄弟姐妹没有好好商量,而是直接请了律师,各自带着 “证据” 证明自己该多分。原本逢年过节还走动的一家人,因为利益纷争,在法庭上互相指责,连年幼时谁帮谁写作业、谁替谁挨打这些旧事,都成了攻击对方的 “把柄”。当亲情沦为利益的附属品,曾经的手足情深,不过是明码标价的交易,这样的冷漠,比争吵更让人寒心。
彼此冷漠疏离,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
小时候挤在一张床上说悄悄话,长大后却连对方的电话号码都记不清。有些兄弟姐妹,各自组建家庭、忙于生活,渐渐没了联系。逢年过节的问候,成了群发的祝福短信;家族聚会时,坐在同一桌却相对无言,只能尴尬地刷着手机。
同事小李和哥哥相差五岁,小时候哥哥总护着他。可自从哥哥去外地工作、结婚生子后,两人的联系越来越少。去年春节,一家人聚在一起,小李想和哥哥聊聊近况,哥哥却只顾着逗孩子,回应得敷衍又简短。后来小李才知道,哥哥觉得两人生活圈子不同,没什么共同话题。曾经亲密无间的手足,如今连寒暄都显得多余,这种渐行渐远的疏离,让亲情在沉默中慢慢消散,只剩空壳。
一方无底线索取,一方心寒失望
兄弟姐妹之间,互相帮衬本是常事,可一旦这份帮助变成无底线的索取,亲情就成了沉重的负担。有人觉得 “你过得比我好,就该帮我”,理直气壮地要求有钱的兄弟姐妹资助自己买房、供孩子上学;有人把 “亲情牌” 当成道德绑架的工具,自己不愿努力,却怪兄弟姐妹不伸手拉一把。
朋友小王的妹妹自从毕业后,就没好好找过工作,总以各种理由向小王要钱。今天说 “手机坏了要买新的”,明天说 “和朋友合伙做生意差启动资金”。小王心疼妹妹,一次次帮忙,可妹妹却不知感恩,甚至觉得哥哥的付出是理所当然。直到有一次,小王自己生意遇到困难,实在拿不出钱,妹妹竟在家族群里指责他 “忘本”。当无私的付出换来的是贪婪和指责,再深厚的亲情,也会在一次次失望中破碎。
兄弟姐妹之间的感情,本应是岁月里最温暖的依靠。可当利益取代了真心,冷漠代替了亲密,索取压垮了付出,这种悲哀比激烈的争吵更让人绝望。希望每个家庭的兄弟姐妹,都能珍惜这份血脉相连的情谊,别让这些遗憾,成为人生中难以愈合的伤疤。
热点资讯